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数字经济如何“重塑”上海?

来源:上海经济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3-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上海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 张亨伟 摄 (数都上海)数字经济如何“重塑”上海? 中新财经3月10日电 题:数字经济如何“重塑”上海? 作者 樊中华 高志苗 数字化正在“重塑”上海。 在

上海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 张亨伟 摄

  (数都上海)数字经济如何“重塑”上海?

  中新财经3月10日电 题:数字经济如何“重塑”上海?

  作者 樊中华 高志苗

  数字化正在“重塑”上海。

  在被誉为“东方大港”的洋山深水港,四期码头空无一人,集装箱年吞吐量却高达570万标准箱;被称为“电老虎”的高耗能地铁,摇身一变转型“发电厂”,成了名副其实的“绿色交通”;原本“靠天吃饭”的农田,被“智慧赋能”后,亩产增长30%,节水节肥35%;越来越多的老人使用“一键通”享受到便捷的购物、医疗、打车等服务……

  “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这是2021年初,上海对推进城市全面数字化转型提纲挈领的“定调”,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多年沉淀积累上,此番转型就像强劲脉动的城市神经,使数字动能迅速生长、深入融合于上海全域,推动城市完成数字化时代的“蜕变升级”。

上海“一网通办”自助服务 张亨伟 摄

  整体发力培育产业新生态

  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主任、上海一网统管城市数字治理实验室主任郑磊指出,数字化转型,难点更在于制度层面的“转型”,这需要推动城市各领域全方面的流程再造、规则重构、功能塑造和生态构建,使数字城市“形神兼备”。

  “全面性”与“革命性”正是上海此番数字化转型的最大特征。这一是表现为,跨部门、跨领域的通力合作成为常态,产业新生态因此不断生长完善;二是上海实现了自上而下的机制创新与自下而上的理念革新的结合,数字化转型不仅是“顶层设计”,更是深入到街头巷尾,针对每一个场景升级进行的“微雕术”,蓬勃的场景激活了产业创新动力,大量的新研发、新合作层出不穷,产业链的生命周期被不断延长、赋活。

  如拼多多、盒马等零售电商企业进军农业科技,用数字化重塑了从产业源头到百姓餐桌的全产业链,不仅赋予农业新面貌,同时给予市场更多更优的消费体验。

  华为将ICT技术与光伏相融合,使龙阳路地铁站车库屋顶的光伏板年均发电量可供8节编组的一辆2号线列车跑20万公里,相当于“绿色行驶”1560多个来回。

  50余家互联网医院,预约精准控制在30分钟内的各级医疗机构门诊,100个智能“一键叫车”屏,659家数字酒店,接入100万个公共停车位的智慧停车,26个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链接全国120多万家企业、820万台设备……越来越多的场景和数据正在勾勒出上海数字之都的清晰轮廓。

上海长宁区虹桥临空跨国公司(总部)科创园 虹桥临空数字经济产业园供图

  科技引领捕获发展新机遇

  数字经济竞争的核心是技术,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振看来,上海作为高端创新资源集聚地,承担着科创攻坚重任的同时,可释放出更多的创新红利。

  无论是发力20余年的智慧城市建设,铺就了完善的信息高速公路网,还是打造对标国际一流的科创中心,深扎原始创新夯实科技底座,都成为上海在数字化转型中敢领潮头、率先布局的“硬核内功”。

  一方面,上海建设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北斗导航、机器人等一批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制定行业标准,诞生原创成果。截至2021年底,推动超1000家规上企业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带动15万多家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平均降本8.4%、提质1.95%,总体发展水平居全国第一梯队。

  另一方面,截至2022年1月底,上海累计建设5G室外基站5.4万个,5G室内小站16万个,在此基础上,涵盖智能制造、城市治理、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的700余项5G创新应用正在让数字化更加具象可感。

  科技创新先行也使上海成为新一代创业创新者眼中的“福地”。“上海对前沿科技的敏感性和预见性,是吸引企业创新的一个先决条件,”中立云计算服务企业优刻得创始人季昕华说,“上海新生代创业者的鲜明特质则是关注重点硬核科技创新领域,这类创业需要的成长周期更长,但解决的是更为核心源头的问题,会成为国家发展的底层硬实力。”

上海长宁区“数字长宁体验馆”智慧场景展示 数字长宁体验馆供图

  政策护航泛活数据新要素

文章来源:《上海经济研究》 网址: http://www.shjjyjzz.cn/zonghexinwen/2022/0310/1328.html



上一篇:上海今年将发力数字经济等新赛道
下一篇:(经济)退减税、免房租、给补贴 上海发布21条

上海经济研究投稿 | 上海经济研究编辑部| 上海经济研究版面费 | 上海经济研究论文发表 | 上海经济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上海经济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