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清朝的经济发展史:从巅峰到低谷,由辉煌到落

来源:上海经济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提起中国古代经济的巅峰,许多人都会想到宋朝。的确,宋朝在军事实力上虽然羸弱,但经济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它注重商业、开放对外贸易的国策更是与后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

提起中国古代经济的巅峰,许多人都会想到宋朝。的确,宋朝在军事实力上虽然羸弱,但经济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它注重商业、开放对外贸易的国策更是与后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将宋朝当做中国古代经济的巅峰有情可原。

不过经济发展对比需要客观的数据支撑,仅从政府财政收入入手,根据《中国古代经济》统计,宋朝的财政收入折合白银约为1500-1600万两,而清朝的财政收入即使是在鸦片战争后,仍是达到了8000万两白银。


许多人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朝代的购买力和税率不同,不过在张传玺《中国历代契约汇编考释》中记载,清朝买一套北京四合院需要数百两白银,而在《宋会要辑稿·仪制》中记载,宋仁宗时,张方平上书指责道:“臣尝入朝,见诸军帅从卒,一例新紫罗衫……一青纱帽,市估千钱,至于衫裤,盖一卒之服,不啻万钱。”如果换算下来,清朝白银的购买力远高于宋朝。

在税率方面,清朝长期行低税率政策,而同时期的日本税率则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三十,因此清朝的财政收入较之宋朝确实有了很大的提高。除财政收入外,清朝的人口和农业规模也远超前朝,即便是最被诟病的商业贸易,在种种限制下仍繁荣发展。因此,宋朝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巅峰,清朝亦是,且犹有胜之。然而这并非是说清朝的经济发展成就比前朝更大,清朝曾使得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到顶峰时期,但也经历了低谷,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在清朝既有过辉煌,也遭受过浩劫。那么,清朝的经济到底发生了什么?


朝代的经济发展研究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不过管中窥豹,见微知著,透过清朝的国策和许多领域的发展状况,便可以呈现出清朝的经济发展脉络。

首先,清朝经济的辉煌有其时代背景。1644年,顺治帝颁布圈地令,这个残酷的剥削政策使得有主与无主地都被满人圈占,大量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而他们只有两条出路,或是成为地主家的奴仆,或是开垦荒田。因而,清朝时期大量荒田得到开垦。


《清史稿·食货志一》载:“顺治初元,令山西新垦田免租税一岁;而河南北荒地九万四千五百余顷……给无主地令种。”除此以外,许多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也在清朝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比如玉米和甘薯支撑了清朝快速的人口膨胀,大规模种植的棉花则促进了清朝商品经济的发展。

清朝初中期外部也迎来发展良机,西班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开采大量白银,而欧洲国家又需要中国大量的丝绸、茶叶、瓷器,因此西班牙开采的白银被大量的输送到清国。弗兰克在著作《白银资本》中统计,在1500-1800年期间,从美洲运到欧洲的9.8万吨白银中,有3.9万吨运往中国。而彭信威则在他的《中国货币史》中写道:“自隆庆元年马尼拉开港后,到明末为止那七八十年间,经由菲律宾而流入中国的美洲白银,可能在6000万比索以上,约合4320万两库平银。”因此,清朝所继承的明朝虽然百废待兴,但经济基础很牢固,借着内外环境的东风,清朝迎来了康乾盛世,走向了巅峰与辉煌。


然而巅峰过后往往是衰落,清朝由盛转衰从拿破仑扫荡欧洲时就开始了。由于欧洲战火连绵,引起拉丁美洲的欧洲殖民地的大规模起义,因此欧洲开采的白银大量减少,所以清朝的白银储量在鸦片战争之前便已经逐渐捉襟见肘。清朝经济发展的症结也正在于此,它闭关锁国,却又受到国际经济发展的影响,清朝的经济发展,居然受制于欧洲,这说明清朝应对外部环境的能力极弱。而这一点,在清朝的对外贸易政策上更是展现的淋漓尽致。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不过清朝并非是不进行对外贸易。清朝在明朝行商的基础上设立了十三行制度,屈大均在其著作《广东新语》中写道:“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足以可见清朝十三行规模之大、利润之高以及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产生的重要作用。然而与宋朝的对外贸易相比,清朝的对外贸易是清朝政府希望借助十三行制度来达到垄断,他们既不承认国际贸易,又希望赚取利润。


简而言之,在清朝看来,对外贸易不是国之根本,而是敛财的方式。《广东新语》中“海禁甚严,人民不得通澳;而藩王左右阴与为市,利尽归之”更是说明了十三行制度的混乱。被藩王当做敛财工具的十三行,如何与英国东印度公司抗衡,因此很快东南亚的商业海港便大部分落入英国人手中,而十三行则不复往日荣光,成为清朝自欺欺人的“粉饰太平”,或者说清朝统治者从未“尊重”过商业。

文章来源:《上海经济研究》 网址: http://www.shjjyjzz.cn/zonghexinwen/2021/0318/772.html



上一篇:经济与技术互为支撑:从算力看国力
下一篇:(经济)上海亿元楼宇群里建起了“企业居委会

上海经济研究投稿 | 上海经济研究编辑部| 上海经济研究版面费 | 上海经济研究论文发表 | 上海经济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上海经济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