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老上海的海派西餐缘

来源:上海经济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说起上海菜,吃货们马上会想起“浓油赤酱”和“糟香扑鼻”,冰糖圆蹄、草头圈子到醉鸡、糟虾、糟钵斗,再到虾子茭白、萝卜干毛豆,这些传承数百上千年的口味,沉淀了浓浓的海

说起上海菜,吃货们马上会想起“浓油赤酱”和“糟香扑鼻”,冰糖圆蹄、草头圈子到醉鸡、糟虾、糟钵斗,再到虾子茭白、萝卜干毛豆,这些传承数百上千年的口味,沉淀了浓浓的海派文化。然而,人们往往会忽视上海菜的另一流派。那就是“海派西餐”,这些菜式,既有西洋风味,又对上海人口味,百年不衰成为上海菜的新流派。

1843年,上海被迫开埠。欧美侨民登陆上海,带来了西方的理念和生活方式,包括餐饮。欧美菜式开始为上海人接受,上海也由此诞生了一批海派西餐馆。这批西餐馆多半沿当年的“洋泾浜”,即延安路两侧开设。南侧是法租界,有最著名的陕西南路的红房子,淮海路襄阳路一带的天鹅阁,文化广场附近的蕾茜西餐厅,再沿淮海路一路向东,周边有蓝村和复兴。到了重庆路一带记得还有两家俄罗斯餐厅。

从静安寺开始的南京西路,海派西餐馆也不少。当年哈同花园(现上海展览馆)右侧边门旁有一家红色门面的来喜饭店,英德风味,特别是德国咸猪手配酸菜,皮脆肉烂,口感QQ,是该店的金字招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家住静安寺附近,父母双职工,家中经济条件尚可。父母偶尔会带上我去附近西餐馆小资一番。来喜因为近,去得也最多。记得三年困难时期,去饭馆尝荤腥常常人满为患,吃饭要排队轮座。来喜饭店也不例外。于是我们一家三口会吃完午饭就出门,早早来到餐厅等晚饭。那里常常两点不到已座无虚席。男士看报读书,女士打毛线,小孩带了玩具耍玩。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父母买了一本五四运动的书给我看。才小学三年级的我就在来喜边等吃边读书,一口气看完。五四运动的历史就在那里第一次印入了脑海,终生不忘。遗憾的是,由于市政动迁的缘故吧,这家餐馆已消失不再。

沿南京路往东过几条马路,就到了凯司令西餐馆,这里不光是海派西餐,更有奶味浓郁的西点,鲜奶栗子蛋糕至今是网红打卡之地。还有就是当年曾坐落在南京路江西路的德大西餐社。

国际饭店14楼也有一家西餐厅,记得好几年母亲过生日,我们都会穿戴齐整地去那儿庆祝。这里供应套餐,每份三道菜,开胃头枱是一个小面包带白脱果酱,一小坨土豆沙拉;第二道是西式浓汤,有奶油蘑菇汤、鸡茸汤或罗宋汤任选,主菜则有炸猪排、炸板鱼、铁扒鸡或炸明虾佐以煎土豆、青豆、花椰菜等蔬菜选一样。既能饱腹,又有情调,更实惠的是价格,每份三道菜才一块钱。大人讲实惠,而对我这样的小朋友来说,吸引人的则是国际饭店的电梯,“叮咚一响,肚皮一痒”,就把我送上了上海最高的餐厅,一眼就能看到全上海。

在这些西餐馆的引领下,海派西餐开始进入普通上海人的饭桌。由于使用的食材普通,上海话中带“洋”“西”字头的,如洋山芋(土豆)、洋葱、西红柿、胡萝卜、洋白菜(卷心菜)等等,都能用来烹调西餐。我家也如此。周日节假日,偶尔会拌上一盘土豆色拉,买来几块大排,砧板上一拍,裹上蛋糊。蘸上面包粉,油锅一炸,就成了金黄灿灿的炸猪排,配上梅林黄牌辣酱油,香酥可口,欲罢不能。以后随着厨房设备改善,我也学着参照食谱,举一反三,采用西式焗、烤、烩方式,学会并开发出了红酒烩牛尾、茄汁洋葱烩猪扒和烙葡汁牛肉等菜式。无论家中派对还是亲友相聚,常常是赞声不断。

海派西餐,丰富了上海人家的饭桌,体现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完美融合,再现了魔都上海“海纳百川,包容并蓄”精神的无穷魅力。(方之寅)

【来源:新民晚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p>

文章来源:《上海经济研究》 网址: http://www.shjjyjzz.cn/zonghexinwen/2021/0309/733.html



上一篇:上海南京路旁老弄堂,外形普通名字惹争议 ,颇
下一篇:(经济)2021年上海市重大工程项目年度计划投资

上海经济研究投稿 | 上海经济研究编辑部| 上海经济研究版面费 | 上海经济研究论文发表 | 上海经济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上海经济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