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上海知识产权创新奖获奖名单揭晓!让我们了解

来源:上海经济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1-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本期,让我们走进上海知识产权创新奖(运用)获奖企业: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看看该公司知识产权工作有哪些亮点 五、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围绕国家重大科技

本期,让我们走进上海知识产权创新奖(运用)获奖企业: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看看该公司知识产权工作有哪些亮点

五、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围绕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工程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开展项目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围绕各领域重点型号、背景项目,开展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全面支撑装备体系发展,加快航天强国建设步伐。

建立体系

针对核心技术/产品开展知识产权规划和布局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在规划中明确,围绕14个核心专业、55个工程技术方向开展知识产权规划布局和产业专利信息开发,开展技术谱系构建和知识产权布局现状梳理,制定核心专业知识产权规划和实施方案,按照技术领域、重点专利申请人等维度,建立专利数据库,建立了涉及55个工程技术方向、涵盖弹箭星船器等多领域的航天产业专利专题数据库,数据量超过24万条,实现了14个核心专业的全覆盖,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知识产权,构建核心技术保护网,支撑自主可控、筑牢竞争优势。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及所属单位累计专利申请11390件,授权5037件,有效专利485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占比83.7%;授权发明专利4182件;有效发明专利4112件。

11家单位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认证

2家单位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12家单位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19家单位被评为上海市专利工作试点示范单位

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银奖、25项优秀奖

3项专利分别获首届上海市知识产权创新奖一、二、三等奖

知识产权在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创新发展中的引领支撑作用不断凸显。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将知识产权可行性分析纳入国际合作环节,通过PCT途径提早布局知识产权,完成了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国际化项目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课题研究、6项出口产品知识产权分析报告,建立了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风险防范机制;“十三五”以来,PCT专利申请33件,6件专利相继在美国、土耳其、澳大利亚、欧洲获得授权。

推行标准化

实现知识产权对装备建设的全面支撑

大力推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切实将知识产权纳入装备承制业务环节,支撑装备质量效益提升,11家单位顺利通过贯标认证,构建了一把手主抓、多部门联动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形成了知识产权与科技管理相融合的制度体系,建立了知识产权贯穿于科研项目立项、实施、验收、成果转化等全过程管理体系。

通过综合运用知识产权强化重点航天装备攻关,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新一代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火星探测任务环绕器等多型首创性装备取得重大突破,多项技术取得国际领先,实现了知识产权自主可控,多项成果获评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国防科技进步奖,获评中国专利金奖1项、银奖1项和优秀奖25项,核心专利彰显知识产权价值。

突出运用转化

发挥知识产权对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贡献

面向航天领域、面向社会市场需求,以各厂所为转化主体,以上海航天知识产权与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为依托,从创新源头提升知识产权质量,完成了转化制度体系构建、实操流程设计、转化模式设计,并将不同技术进行多层级的知识产权运用,形成了技术层面的交易、产业化后的产品销售、将技术孵化形成科技初创公司。

成果转化

通过推进航天技术重点项目成果转化,培育了锂离子电池、前车防撞雷达、搅拌摩擦焊装备等一批市场化转化运用典型项目,不断提升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效益,切实将知识产权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专利产品销售额达总营业收入比例92.35%,提升知识产权对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经济发展和产业融合的贡献率。

编辑:何艳玲

(如涉及版权或其他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告知。)

文章来源:《上海经济研究》 网址: http://www.shjjyjzz.cn/zonghexinwen/2020/1102/563.html



上一篇:双十一大战:供应链比拼 直播营销争锋
下一篇:上海积极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上海经济研究投稿 | 上海经济研究编辑部| 上海经济研究版面费 | 上海经济研究论文发表 | 上海经济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上海经济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