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经济研究》栏目设[09/01]
- · 《上海经济研究》数据库[09/01]
- · 《上海经济研究》收稿方[09/01]
- · 《上海经济研究》投稿方[09/01]
- · 《上海经济研究》征稿要[09/01]
- · 《上海经济研究》刊物宗[09/01]
向海!站上风口的绍兴,如何成为“机遇之城”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导读 大湾区大都市圈的浪潮,拍打着一座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 今天的绍兴,正被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推到了一个无法忽视的位置--浙江省大湾区的“金南翼”,杭州与宁波两
导读
大湾区大都市圈的浪潮,拍打着一座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
今天的绍兴,正被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推到了一个无法忽视的位置--浙江省大湾区的“金南翼”,杭州与宁波两大城市间左右逢源的“金扁担”。
胸怀长江,扬帆东海。长期以来,一直为“成长的焦虑”而困扰的绍兴,面对这千载难逢的“超级风口”,将如何锻造出耀眼的“金色”?
杨禹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约评论员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中心研究员
我觉得绍兴首先是应该跟周边,甚至跟整个长三角这个区域,通过各种要素的流动,机制,包括政策的协同,逐渐的形成一种整体性的。把一体化这个先体现出来,高质量才能体现好。第二个,绍兴应该在形成一体化的基础之上,结合自己的特点长处,逐渐找到自己能够在一体化当中,能够体现独特优势的地方,我觉得这是绍兴应该努力的。
胡奇英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第一个就是物流,物的流动;第二个是信息流,企业与总部之间,信息很流畅;第三个是资金流;第四个是知识流;第五个是商务流 。“五流”不仅仅是企业的事,也是我们政府要去考虑的事。
“ 标兵渐行渐远,追兵愈追愈近。”
在长三角城市群中,每一次发展榜单的公布,都会刺痛绍兴人的神经。
作为GDP万元俱乐部成员的杭、甬、苏、锡,绍兴已难望项背。而“不远处的兄弟”则步步紧逼,加深着绍兴的危机感。
今年上半年,绍兴GDP为2738亿元,常州达3765亿元。而在18年前的2002年,绍兴还高出常州120亿元。跨江大桥北端的嘉兴,今年上半年GDP达到了2317亿元,首次超过台州,逼近绍兴。
上海经济发展研究所一直选取GDP前100位的地级市进行“中国百强城市”排名。在2001年之前,绍兴连续三年入围全国30强,此后位次逐渐下滑,2017年已降至全国第36位。
绍兴一直引以为豪的民营企业先发优势也逐渐消失。2016年起,绍兴经济的脊梁--规上工业企业基础好实力强的优势,被台州和嘉兴迎头赶上。
回想新世纪初,虽然资源禀赋贫乏,但在“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中汲取了充足养分的绍兴,意气风发地挺进杭州湾时代。当时绍兴的口号是:“融入长三角,接轨大上海。”
如今“绍兴焦虑”的成因,说到底,是先发优势渐渐消失,而理念创新没有及时跟上。
一是城市之榔椒焦锏墓懦且欢染褪巧苄酥鞒乔娜浚鞘泄婺:褪鄙兄甘踔粱共蝗缦孪降纳嫌荨⒅铘摺3鞘泄婺V圃剂顺鞘谐性亓ΑT诙际腥χ校苄擞肷虾!⒑贾荨⒛ㄔ谟胖使膊饭└陀袒肪撤矫嬗薪洗舐洳睿苄巳宋薹ㄏ硎艿礁吣芗冻鞘心诓坑胖实墓卜瘛K淙槐臼兰统跻讶鲜兜嚼蟪鞘锌蚣艿闹匾裕鞘写印吧揭跏贝弊呓恕熬岛贝保嬲〉檬抵市酝黄苹故窃?013年撤县设区,越城区、上虞区、柯桥区三区开启实质性的融合发展。
二是产业之困。绍兴是一个传统产业大市,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60%。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提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使得绍兴在高质量发展中的问题逐渐显现,成长烦恼不断,发展后劲不足,产业结构不优,导致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排行榜上不进则退。虽然绍兴也涌现出了“蓝印小镇”、中国轻纺城基地、智能制造业“新昌模式”等,但大平台、产业链、人才资金等要素短缺等,使得绍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上步履艰难。
吴可人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
公共政策研究室主任
一是低成本的劳动力输入,第二就是低端技术,国外低端技术的适用引进,第三个就是,低层次产品的出口,这样三低路径的依赖,在绍兴显得比较突出,强化绍兴这个地区的高端要素集聚,新兴产业引进,整体营商环境的培育,民营经济的转型提升 我觉得这可能是绍兴未来的方向吧。
文章来源:《上海经济研究》 网址: http://www.shjjyjzz.cn/zonghexinwen/2020/1017/520.html